跳出"赢者通吃",选择"均衡成长"
· 2 min read
我们身处一个“赢者通吃”的世界,资源、流量和机会都在加速涌向顶部。这正是老子所说的 “人之道,损不足以奉有余”
但系统的长期稳定,依赖于负反馈。自然界的法则是**“天之道,损有余以补不足”**
这不仅是哲学,更是人生的“算法”选择。面对失衡的世界,我们可以选择构建一个平衡的自我。
我的实践原则很简单:
- 知识上:主动补足短板。 “人之道”是待在舒适区,强化长板。“天之道”是主动挑战未知,弥补短板。我的强项是算法,就必须去攻克硬件; 精通Python,就必须去理解C++; 擅长技术问题,就必须善于沟通。完整的知识结构比单一的技能高峰更重要。
- 身体上:回归核心力量。 健身房里的“人之道”是只练胸、手臂等肌肉,而忽略核心与根基。我遵循“天之道”:回归深蹲、硬拉等基础动作,构建整体力量。根基稳固,才能支撑更高的高度。
- 心态上:重过程,轻得失。 “人之道”是执着于成果,将成功与自我捆绑。“天之道”是“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”。专注于创造的过程,将成果视为工具。用自己的“有余”去创造,能让自己从成就的枷锁中解脱。
结论:
世界热衷于正反馈的指数增长,我的人生算法,则选择负反馈的动态平衡。在外部失衡成为常态时,构建内在的坚实与均衡,是更有力量的活法。